立即下载
心理健康素养科普知识,请查收!
2022-06-20 22:30:52 资兴发布 浏览量:

心理健康素养科普知识,请查收!

一、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1.适当运动可以减轻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

2.儿童压力过大、缺乏运动,不利于大脑发育。

3.老年人加强社交活动有助于减缓大脑功能衰退。

4.主动面对引发焦虑的事物或环境,有助于逐渐减轻焦虑问题。

5.精神心理疾病越早治疗越好。

6.精神心理疾病在得到有效治疗后.可以缓解乃至康复。

7.看车祸、灾难现场的照片或视频,可能造成精神心理创伤。

8.不良情绪可能引发身体疾病。

9.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都属于心身疾病。

10.医学检查正常却总怀疑自己有病,可能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

二、不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1.大部分精神心理异常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遗传。

2.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应当经常表扬孩子聪明。

3.焦虑不安等情绪有害无利。

4.比起突然的创伤打击,持续的压力对精神心理健康影响很小。

5.晚上失眠的人,白天应该多补觉。

6.睡前少量饮酒,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7.有洁癖就是强迫症。

8.使用网上的心理问卷,可以诊断自己有无精神心理疾病。

9.一个人有没有精神心理疾病,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10.精神心理疾病服药好转后,可以自己一边减少药量一边观察。

三、良好的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及观点

1.我有信心能克服生活中的大部分困难。

2.遇事我能理性应对,保持心态平和。

3.面对生活,我常常保持积极的态度。

4.我知道如何获得心理健康知识。

5.我知道如何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6.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

7.对于一个人来说,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8.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四、科学认识心理疾病

案例一:小明,男,22岁,大学生。最近几周一直感到悲伤难过,高兴不起来;他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活得很失败,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晚上常常失眠,吃饭没有胃口,总是感觉疲劳乏力;学习时无法集中注意力,对自己喜欢的足球也毫无兴趣了。

▲ 诊断:根据小明的症状,存在心理疾病,诊断为抑郁症。

案例二:小雨,女,27岁,公司职员。近一年来,她在参加会议,朋友聚餐等活动时,越来越害怕与人讲话,一讲话就会很紧张,脸通红,手发抖,心跳得飞快,甚至说不出话来。呆在家里,她却能表达自如。因此,她不敢见陌生人,尽力回避各种集体活动。

▲ 诊断:根据小雨的症状,存在心理疾病,诊断为社交焦虑。

科学做法

▲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正确做法

1.要学会倾诉,告诉别人;

2.找心理咨询师谈一谈;

3.找精神科医生看一看。

▲周围的人正确做法

1.与他们在一起不会有危险;

2.不应该与他们少接触;

3.他们更需要得到关心。

资兴市卫生健康局

资兴市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

资兴市健康教育所

来源:资兴市卫生健康局 资兴市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 资兴市健康教育所

编辑:林依娜

三审:廖英武

点击查看全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