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资兴市“一极六区”工作简报(2022年第4期)
2022-03-29 17:21:00 资兴发布 浏览量:

资兴市“一极六区”工作简报(2022年第4期)

【专组动态】

“一极六区”办。1月17日,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邓志才主持召开“一极六区”办周工作例会,对年终考核迎检、郴州市“双优”项目评选、向上汇报对接等工作进行了安排调度。

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专组。1月14日,郴州市发改委来我市就2022年拟申报的现代服务业项目进行现场调研和审查,将项目现状与申报方案进行了详细核对。1月18日,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龙柏武调度5G智慧渔业产业园项目工作,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园区发展提质专组。1月21日,市委常委、副市长赖胜民主持召开了企业就业服务和用工保障工作会议,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紧缺问题。

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专组。1月17日,从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2021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予以表扬激励的通报》(湘政办发〔2022〕5号)文件获悉,我市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荣获省政府表彰激励。

营商环境全面优化专组。副市长周劲凌率队到远能达有限公司、淇滨集团等企业就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护航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督查指导。

产业链招商建设发展和区域合作对接专组。1月17日—19日,市委常委、副市长赖胜民率领招商小分队奔赴广东进行招商,招商小分队先后考察了广东(肇庆)宝龙汽车有限公司、广州通上德智能装备公司等6个项目。1月19日,市领导刘佳娜、张勇参加增量配电竣工投运仪式,并进行开业揭牌。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专组。1月17日,我市水利工作被省委办公厅评为“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水利项目建设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成效明显的县市区,获100万元奖励。

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专组。1月19日,副市长李文霞到东江湖北游客中心、资兴子兮如斯文化行馆、流华湾旅游重点村等项目进行调度。

乡村大振兴专组。1月14日,我市科技特派员到唐洞街道文昌阁村进行冰糖橙冬季管理培训,培训以果园实践操作为主,参加培训人员60余人,发放资料100余份。

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攻坚专组。1月21日,市财政局到郴州市债务办汇报对接化债工作年度考核指标等有关工作。

【真抓实干见真招】

务实奋进闯创干 谱写资兴新篇章

杨理诚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发出了新时代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动员令,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的冲锋号。资兴市委将坚决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政治任务,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全面落实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全力争当郴州打造“一极六区”排头兵,加快建设现代化富强活力美丽人文幸福新资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抓实产业建设中闯创干,争当县域经济排头兵。咬定全国争先、全省率先、郴州领先目标,大抓园区、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大抓企业、大抓营商环境,着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标“五好”园区标准,加快调区扩区、产业集聚、体制改革步伐,争创千亿园区、国家级经开区。围绕新材料、大数据、文旅康养等六大产业链,大力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着力强链延链补链,加速形成产业集群,重点打造全国唯一全自然冷却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全国知名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深度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推进产业融合、人才融智、交通融通、消费融入,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域旅游目的地、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增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三大专项行动,扶持一批科技型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和“思想大解放、服务大提质、效率大提升、环境大优化”等系列活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开展“纾困增效”专项行动,全力以赴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用地难、招工难等突出困难问题,全力打造“办事不求人、便捷高效、暖心舒心”的一流营商环境。

在推进绿色发展中闯创干,打造“两山”转化新样板。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为统揽,保护水资源、治理水生态、优化水环境、创新水科技、发展水产业、浓厚水文化、确保水安全,构建“水立方”,畅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走好点水成金、绿色发展之路。坚持把保护好东江湖作为最大政绩,为子孙后代计,为长远发展谋,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强硬的措施推进网箱退水上岸扫尾、流域城乡污水处理、十年禁渔等工作,强化生态综合治理,确保东江湖水质持续稳定。坚决落实中央“碳达峰”“碳中和”有关决策部署,抓好落后产能淘汰,积极引导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现代产业发展。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在水资源权益交易、“两山”银行等方面先行先试,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充分发挥东江湖国家AAAAA级景区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品牌影响力,依托优质水资源,进一步扩大大数据、文化旅游和精品农业战果,加强红色资源挖掘、保护和利用,推动红色资源与绿色经济融合发展,打造绿色发展的典范。

在增进民生福祉中闯创干,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市。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民生实事,全力争创共同富裕省域示范市试点。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坚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抛荒和“非粮化”。提质城市建设,完善交通路网,推动率先融城,打造郴州“东城客厅”。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继续打造大王寨、流华湾、柏树等16个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强力推进“一园四镇”建设,做精做优东江湖“鱼、果、茶、菜”系列品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聚焦群众关注的“学位、床位、车位、厕位”等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用心用情做好修路架桥、办学就医、就业帮困等民生工作,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生活差距。统筹抓好社会治理、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债务化解等相关工作,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这场硬仗,促进社会大局稳定。

在践行“三牛”精神中闯创干,奏响干事创业最强音。充分发挥党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发扬“三牛”精神,浓厚干的氛围,凝聚合力干出一片新天地。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牢固树立重实绩、重实干、重实效的选人用人导向,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面子、票子、位子直接挂钩,大力选拔使用“三牛”型干部。注重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作用,切实强化领导干部的“八种本领”“七种能力”,带头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带头担当作为、履职尽责,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走深走实。以“清廉资兴”建设为抓手,坚持惩治震慑、制度约束与廉政教育相结合,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深入开展“四大”活动,以更大力度打开解放思想的“总开关”,奋力推进“五破五立”,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提升资兴干部队伍的胆气、锐气、志气,点燃干事创业的火热氛围。

坚持生态引领打造全域旅游“资兴样本”

一是发展模式创新。按照“生态引领、五大结合”发展思路,坚持全域旅游与产业转型、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文明创建相结合,创新推动文化+旅游、特色村镇+旅游、乡村振兴+旅游、体育+旅游等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形成了“城区即景区”“乡村即景点”的融合发展格局,实现“景城一体、产城联动、文旅融合、生态休闲”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是旅游管理创新。在全省率先成立旅游警察大队及旅游法庭、旅游工商分局、旅游人民调解室。多规融合走在全省前列。2017年,成立民宿协会并出台《民宿管理办法》。

三是生态保护创新。将全域旅游创建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生态环境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等有机结合起来,把昔日的黑臭水体、荒土弃地、工矿废弃厂房改造成了矿工文化主题公园、湿地公园和景观小品,成为市民、游客的理想去处。

四是旅游富民创新。在全国首创“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累计培养本土旅游行业人才2300多名。推行“公司+合作社”,实现农民变股东、渔民变模特,开创景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新模式。创新“景区带村”“一村一品”旅游扶贫模式,我市3个旅游扶贫村脱贫摘帽。五是旅游消费创新。依托郴州(东江湖)青岛啤酒公司、东江鱼等龙头企业,营销特色旅游产品,丰富旅游消费。按照“一乡一品”的模式,培育特色文旅节会,拉动消费,全市13个乡镇(街道)有9个乡镇(街道)每年都举办自己的特色节会,如:鱼王节、年货节、桃花节、荷花节、啤酒节等。近年来,资兴接待游客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建设专组供稿)

来源:资兴市“一极六区”办

作者:资兴市“一极六区”办

编辑:欧阳雨桐

二审:李科

三审:廖英武

点击查看全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