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解读党代会精神(五)|实施产业提质工程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2021-08-09 18:27:39 资兴发布 浏览量:

解读党代会精神(五)|实施产业提质工程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抓实“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电子信息、文旅康养、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六大产业链建设,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推动现代工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实施好易信科技、城投数据中心、华润源网荷储等项目,把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打造成全国唯一全自然冷却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华南绿色数据谷。同步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发挥旗滨集团龙头作用,建设百亿级硅材料产业链,打造全国知名的硅材料产业基地。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集约化、集群化发展。力促有色、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发展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产业,推进三都独立工矿区发展。做优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大力开发以东江湖为地理标志的特色系列产品,做响“东江湖”食品品牌。分类科学处置“僵尸企业”,全力清理盘活工业资产,围绕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加速形成产业集群。支持园区及企业建立研发创新平台。积极推动调区扩区,大力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五好”园区,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千亿园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着力构建“一湖两湾三山、多点支撑”的旅游空间新格局,巩固和扩大资兴旅游的品牌建设成果,全力打造高品质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东江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质升级,串线连接井冈山、红色沙洲、莽山、飞天山等周边景区,串联东江湾、流华湾、回龙山、天鹅山、八面山、大王寨等市内景区,以及白廊、黄草、清江、汤溪等旅游特色小镇,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构建立体化旅游网络。树牢“旅游+”“+旅游”理念,促进旅游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和跨界整合。加快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全域旅游路网,加快推进长盈头码头和北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将“兴白”片区打造成旅游新增长点。加大对环湖违建民宿和餐饮整治力度,进一步规范旅游秩序。推进旅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数字化、智慧化景区。深度挖掘资兴特色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彭公庙联席会议旧址、龙溪湘南特委旧址、布田“八一”南昌起义周年纪念旧址、“两曾”故居、曹里怀故居等红色旅游目的地,培育发展以山水元素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红色资源与绿色经济融合发展。建设养老服务产业集群,把资兴建设为国内知名的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动国家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创建现代综合性粮食和农产品物流产业园。大力促进消费,倾力打造“一江水、一瓶酒、一个节、一条街、一夜游”特色夜间经济圈。完善“互联网+消费”,做好网络直播带货,扩大农村消费,推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

推动绿色农业提质增效。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节能、绿色、环保、高效、有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着力打造“粤港澳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有效解决耕地抛荒问题,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进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库区产业转型发展,巩固柑橘黄龙病防控成效,积极推进高效茶园、精品果园、工厂化水产养殖产业园建设。用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创建成果,大力实施“东江湖”知名品牌创建行动,逐步构建多层次的农业风险防控体系,提升农业竞争力。完善中型灌区及农村水利设施配套,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建设农业综合产权交易、农业综合信息等平台,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林敏捷

编辑:欧文君

二审:林依娜

三审:廖英武

点击查看全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