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红星闪闪照家乡|八角亭联席促“朱毛会师” 塘家湾“乘东风”焕发新活力
2021-07-14 11:51:23 资兴发布 浏览量:

红星闪闪照家乡|八角亭联席促“朱毛会师” 塘家湾“乘东风”焕发新活力

1928年4月9日,在州门司镇塘家湾村的八角亭,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湘南起义彭公庙联席会议。这次会议是在陈毅率领湘南五县农民起义军向井冈山转移,参加“朱毛井冈山会师”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彭公庙成为了湘南起义军向井冈山转移的集结地、决策地、出发地。这次会议对最终确定湘南起义军继续向井冈山转移,发展壮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八角.JPG

“在这里召开的彭公庙联席会议确定了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队伍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的战略决策……”彭公庙联席会议旧址讲解员曹巧珍向参观者讲解着。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彭公庙联席会议旧址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到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了解红军部队经过资兴向井冈山转移的故事。

1927年年底,南昌起义失败后的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转战湘粤赣边区,历经周折磨难,保存下了真正的革命火种。1928年3月下旬,朱德、陈毅果断作出向东往井冈山地区战略转移。4月7日至8日,五县农军集结资兴县城,国民党军队尾追而来,陈毅率领五个县的农民起义军在资兴县城与敌军展开巷战。

八角2.JPG

“战斗非常激烈,因为敌人的武器好,我们的武器不行,结果在城里就牺牲了几百人。后来这个时候何长工的部队来了,才最后把敌人打退。”市老年大学校长李宙南讲解道。

4月9日,陈毅率领起义队伍与前来接应的何长工所率2团共一万余人,到达距离资兴县城30多公里的彭公庙。彭公庙是资兴东北部崇山中的一个小墟场,是资兴向东通往酃县、井冈山的必经之道,湘南特委书记杨福涛、席克思却认为他们要留在湘南,守土有责,不肯上井冈山。当天,在彭公庙的八角亭召开联席会议,研究确定行军路线。

“陈毅是动了感情的,他说,‘福涛同志啊福涛同志,我们在郴州这个地方领导湘南起义,朝夕相处四个月的时间,我们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感情。’即使这样他们还是不听,最后陈毅看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背影,陈毅是仰望着天空,长叹一声。”市老年大学校长李宙南说。

湘南特委一行人执意前往衡阳数日后,特委机关40余人在耒阳、安仁交界处不幸被捕,全部遇难。4月10日,陈毅、何长工带领一万多人的起义队伍向井冈山出发。虽然部队在彭公庙一带停留了只有三天左右的时间,当地至今还流传着当时湘南农军在这里的点滴。在塘家湾村委会还保留了当时的一块门板,上面留下了“护号兵驻此”的墨迹。

八角3.JPG

“当时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没有粮食了,没有吃的,那就是老百姓送粮,大豆、红薯、高粱,给他们吃。住,他不住到老百姓个人房子里去,就住到祠堂里面,祠厅、公厅,那就是老百姓背门板给他们,就不会睡在地上。”州门司镇水南村村民樊传智说。

“我爷爷当时在那里是开药铺的,所以说当时陈毅部队那些士兵有什么受伤、中暑、感冒的,都是我爷爷帮他们去熬药、治疗,当时部队还有要感谢我爷爷,都被我爷爷回绝了,他说这样好的部队,应该的。”州门司镇彭公庙村村民谷连雄说。

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军离开彭公庙几天后,4月15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1团抵达彭公庙,后经汤溪下堡、酃县中村返回井冈山。4月下旬,两军胜利会师。作出湘南起义军上井冈山路线的正确决策,最终促成两军会师的重要会议,彭公庙联席会议在这中间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彭公庙联席会议旧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完成了修缮工作。下一步,就是内部布展,希望让更多的人感受历史,缅怀先烈。

“目前我们收集了一些原来的历史文物,座椅板凳,还有一些照片资料。下一步我们会全部布置进去,同时会复原一些场景,就是当时的一些雕塑。”州门司镇党委书记欧瑞华说。

修缮后的八角亭以新面貌示人,八角亭所在地的塘家湾村也焕发了新的活力。老百姓们发展了茶叶、制种、蔬菜、生姜等多种产业,日子越过越好。在八角亭50米外的三层楼房,是当地蔬菜种植户胡亚湘的新房子。2014年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胡亚湘,发扬革命前辈不怕吃苦、顽强向上的精神,积极寻找脱贫翻身的路子。

八角6.JPG

“去年我自己种了30多亩,然后亩产的话可以达到15000斤到20000斤左右,毛收入可以达到三万块钱的样子,因为现在批发价差不多都是两块钱。我们每年请劳力请得比较多,基本上到农忙的时候,田里面每天都有十多二十个人,然后给他们也带来了一定的收入。”胡亚湘说。

八角9.JPG

塘家湾村还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当地的仙坳茶厂拥有近800亩茶叶基地,每年从茶农手上收购40万斤茶叶,聘请800人次采茶,老百姓每年人均能增加2万元收入。除此之外,村里的杂交制种、辣椒、生姜、水果等产业,也富裕了老百姓的钱袋子。村集体经济也从原来的零收入,到现在每年能有七八万元收入。

“近些年来变化可大了,具体体现在生活污水集中管网化排放、路灯亮化、村庄美化等等,这些都是老一辈革命者打下的坚实基础,我们要借此契机,更加发展壮大我们的村集体经济。”州门司镇塘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胡标说。

修缮一新的八角亭庄严矗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机关“护号兵驻此”的字迹仍历历在目,共产党决心革命的精神还在薪火相传。塘家湾村的村民将延续着顽强的革命斗志,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让其焕发出新的活力,创造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唐琳莎 程达 肖晨威

编辑:廖英武 欧文君

三审:廖英武

点击查看全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