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丨徐堂忠
“十二日,晨炊于程口肆中。程口者,《志》所称程乡水也,其地属兴宁……舟溯流入,皆兴宁西境……”“郴之兴宁有醽醁泉、程乡水,皆以酒名……”“程乡有千日酒,饮之至家而醉,昔尝置官酝于山下,名曰程酒……”《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十四》中这段记载,藏着这位旅行家与程乡、程酒的一段奇缘。

程乡:徐霞客笔下的丹霞秘境
明崇祯十年(1637)农历四月十一日,徐霞客抵达郴城。午后从苏仙岭下来,乘小舟一路向北。彼时暮色已至,又下起了雨,徐霞客担心坐不上往北的大船,只得搭了条小舟顺流而下。
“郴口”(即程江口)是郴江(东江)与程江的汇合处,水势浩大。《游记》中“江口诸峰”(指飞天山翠江与郴江的交汇处)。“寸土无丽即附着”(描绘的是独特的丹霞地貌——堡垒状的山岩上只附着一层薄尘,零星长些荒草,并无茂密树木)。志书中记载的曹王寨(今资兴大王寨)有一穿坦以险峻著称,可惜天色已晚,徐霞客不仅来不及攀登,且寻不到路径,只得作罢。
经瓦窑坪顺流北下,一江碧水载着小船悠悠前行。两岸奇峰怪石林立,坦洞相间;丹霞地貌绵延,摩崖石刻荟萃。
天色渐黑,船夫连夜摇桨,船抵黄泥堡雨又下了起来,船夫只好靠岸泊船。徐霞客从船篷下向外窥视,见几十丈高崖壁延绵百丈,心中生奇。起身细看,才知船停在一个巨大的天然石窟下。下方汇水成潭,洞外翠竹遮掩,巨石环拱如桥,另有四条船也停泊在此。雨停后,小船继续出发,十二日拂晓终于抵达程江口,徐霞客随即泊船上岸。
程江口便是志书中所称的程乡所在地,属兴宁县(今资兴市)。《游记》中说程水“发源茶陵、酃县界”,实则有误,程水实际发源于资兴回龙山。船溯流而上,所经之处皆为兴宁县西境;下行十五里,程水与郴江(即东江下游)交汇;再溯流而入,有座中远山(今周源山),是无量寿佛的出生地,被当地人视为名山。再往里去,小船还可溯流航行三日……程水汇入郴江后,运煤的大船如鱼鳞般排列,只因水浅暂不能开行。
上午,徐霞客一行找到一只小煤船,便搭乘前行。程江口西北边,重叠的丹霞红岩鬼斧神工,连绵耸立在翠江两岸,徐霞客只顾着观览山水美景,即便煤船破旧无炊具,过了中午也不觉得饥饿。
程酒:徐霞客一饮入《游记》
晌午时分,徐霞客见岸边竹林深处有独户农庄,炊烟袅袅,便上岸快步走去,轻轻叩门。
门开了,一位白须老者打量他许久。徐霞客拱手道:“我乃江苏江阴人士,姓徐,名弘祖,字振之。今登门造访前辈,失礼了。”老者听罢,连连拱手:“老夫姓段,名有才,字昌仁。请进请进。”
进了屋,一股酒香扑鼻而来。徐霞客扫视四周,左边是宽敞的作坊,右边是待客的茶室。门口见一副对联:“花下吟诗,杯溢天香邀素月;坊间程酒,瓶倾春色醉丹霞。”
与段老寒暄后,徐霞客才知,段老是祖传几代的酿酒世家传人。这时他忽然想起《梁书·文学传下》中刘杳所言:“桂阳程乡有千里酒,饮之至家而醉。”难道眼前便是那传说中的程酒?
兴宁乡间风俗虽异,却民风淳朴、热情好客。谈笑间,一桌酒菜已摆上八仙桌。段老特意取出陈年程酒接风洗尘,介绍道:“此酒因用程江水酿制得名,古称醽醁泉,曾是贡酒。这土制烧酒灌缸后用牛粪密封,埋于地下数十年,开盖时十里飘香,宴请时极为珍贵,有‘醉生梦死’之称。”
正因这段经历,《徐霞客游记》中留下了这样的记载:“郴之兴宁有醽醁泉、程乡水,皆以酒名,一邑而有此二水,擅名千古。晋武帝荐醽酒于太庙。《吴都赋》:‘飞轻觞而酌醽醁’。程水甘美出美酒,刘杳云:‘程乡有千日酒,饮之至家而醉,昔尝置官酝于山下,名曰程酒,同醽醁酒献焉。’今酒品殊劣,而二泉之水,亦莫尚焉。”
光绪元年《兴宁县志》也记载了兴宁八景中的“程乡醁水”。“程水源出七宝山麓,经回龙山,唐溪跨桃源关、湘源桥,至楚江会永兴延逞水,下程江口。清澈见底,以之造酒,色碧味醇,久而愈香。”县志笔下“色碧味醇”的程酒,确是当地罕见的名酿。
程酒,这杯徐霞客饮过的酒,曾让多少英雄豪杰倾倒。它尘封于《徐霞客游记》,陈酿于酒仙的记忆,醉在百姓口碑。
来源:湖南日报
一审:欧文君
二审:黄欣
三审:李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