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从2月底开始(早稻)育秧,到3月底基本上就可以成功了,这个大棚育秧好处就是整齐、标准,节约人工(成本)。”绿世纪粮油专业合作社管理员陈圣彪说。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在唐洞街道高标准集中育秧大棚内,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当地农业合作社正组织农户抢抓农时,开展早稻集中育秧,奏响了春耕“进行曲”,为今年的粮食丰产丰收打下了基础。
据了解,唐洞街道镜塘村作为我市有名的双季稻核心示范区,一直致力于提升粮食生产水平。为了保障春耕生产,唐洞街道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在镜塘村建设了占地 4600 平方米的高标准育秧大棚。这些大棚配备了先进的控温、控湿、控光设施以及水肥喷淋滴灌设备,实现了育秧过程的智能化、科学化管理。“单次育苗可达到700亩,大大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为春耕备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唐洞街道镜塘村党总支委员黄志平说。
近年来,我市坚持“因地制宜、科技赋能、节本增效”的原则,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新装备,通过温室大棚建设,将控温、控湿、控光、水肥喷淋滴灌、生物防治等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应用于粮食生产、果蔬产业等,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科 李 苗溪 李铁南
一审:李苗溪
二审:黄珊珊
三审:廖英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