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芙蓉国评论·资新评|解码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含金量”
2025-04-04 00:28:15 资兴发布 浏览量:

芙蓉国评论·资新评|解码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含金量”

改43灾后重建横幅.jpg

近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在湖南长沙举行。这是湖南首次主办此类高规格活动,以“一带一部 湘聚共赢”为主题,吸引了1500余名院士专家、头部企业代表齐聚星城,共同擘画产业转移与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蓝图。

此次活动最大亮点,在于产业转移与智能化、数字化的深度耦合,开幕式签约的16个项目中,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等领域占比显著,而专题对接活动更是聚焦绿色智能计算、人工智能赋能化工新材料、“数智化”制造业等前沿方向。还有来自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的543个产业项目携4481亿元意向投资涌入湖南,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占比超85%,50亿元以上项目达19个。

这些数字背后,是市场对湖南产业基础与营商环境的深度认可。正如海信集团副总裁鲍一所言,湖南的产业集群和数字基建为海信打造“华中智能制造中心”提供了土壤,而这一选择也映射出湖南从传统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跃升的潜力。

湖南有承接产业转移的“硬核”底气。湖南地处长江经济带与中部崛起战略交汇点,既是东部产业转移的“过渡带”,又是中西部资源要素汇聚的“结合部”。这一独特区位优势,叠加国家战略赋能,使其成为产业梯度转移的天然枢纽。数据显示,2024年湖南承接产业转移企业达4291家,到位资金约6800亿元,形成了以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5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为支撑的产业生态。从工程机械到轨道交通,从电子信息到新材料,湖南的产业链条日趋完善,为企业提供了“拎包入住”的配套环境,显著降低了采购与生产成本。

“引进来”还要“长得好”。产业转移的可持续性,离不开政策环境的保驾护航。湖南正以“4×4”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构建高端装备制造、绿色智能计算、新材料、航空航天四大核心增长极。并建立项目跟踪服务机制,从资金、人才、技术多维度为企业“扎根”扫清障碍。例如,针对签约项目定期跟进进展,协调解决用地、审批等难题;通过专项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将研发中心、区域总部落地湖南,推动“制造+服务”深度融合。此次活动中,北斗导航、商用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不仅填补了产业链空白,更与湖南已有的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形成协同效应,构建起更具韧性的产业生态。

从“一带一部”战略定位到“三高四新”蓝图,湖南始终将新型工业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湖南的实践表明,承接产业转移不是被动接收,而是主动选择——通过引入高附加值项目,倒逼本地产业升级,形成“转移—升级—再转移”的良性循环。此次产业转移对接活动,既是湖南对过去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未来征程的起点。

站在“十四五”中期的节点,湖南以一场国家级产业盛会,向世界宣告了其打造中西部产业高地的雄心。当产业转移的浪潮遇见湖南创新的热土,这里必将成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策源地,为中国高质量发展书写浓墨重彩的“湘江篇章”。  

来源:中共资兴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李李

一审:黄珊珊

三审:廖英武

点击查看全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