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各国友人共话两会: 读懂中国风范 共绘全球愿景
2025-03-09 16:50:45 资兴发布 浏览量:

各国友人共话两会: 读懂中国风范  共绘全球愿景

2025年全国两会如期而至,世界目光再次聚焦北京。3000余名中外记者报名采访,其中境外记者超千人,创历史新高;瑞士驻华大使旁听政府工作报告,纳米比亚、德国、秘鲁等国的政商学界人士纷纷发声,表达对中国发展的期待……这场春天的盛会,不仅是中国政治生活的“高光时刻”,更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治理智慧、共享发展机遇的窗口。各国友人的热切关注,既是对中国成就的认可,也是对“中国方案”的期待,彰显出新时代中国的大国风范。

开放透明,中国式民主的全球回响

中国两会以开放的姿态向世界传递民主温度。肯尼亚驻华大使埃德温·阿凡德曾感慨,在人民大会堂见证中国领导人选举,“亲身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精髓”。英国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评价,中国民主通过广泛讨论凝聚社会共识,与西方“对抗式民主”形成鲜明对比,为各国提供了独特范式。从人大代表议案征集到政协委员建言资政,中国式民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吸引多国学者研究借鉴。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甚至开设专题节目深度解析两会,称其为“读懂中国治理逻辑的钥匙”。这种开放透明的叙事,让世界看到中国政治制度的活力与效能。

发展红利,中国经济的全球信心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动向牵动全球脉搏。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GDP增长5%左右的目标,赤字率升至4%,既彰显“稳中求进”的务实,也为全球经济注入确定性。德国浩亭电气高管诺伯特·杰梅克直言,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使其希望参与创新进程;穆迪公司评价,中国设定增长目标时“平衡了理想与现实”,为市场注入稳定预期。从“一带一路”项目到人工智能合作,从新能源汽车到绿色技术,中国的发展战略与全球产业链紧密相连。秘鲁前总理吉多·贝利多举例,中企参与的秘鲁基建项目已成为当地发展的重要引擎,印证了中国经济“外溢效应”的深远意义。

文明互鉴,现代化道路的多元启迪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新选择。尼泊尔记者高塔姆感叹:“中国证明依托自身文化也能实现现代化,这给了我们信心”。纳米比亚执政党党员弗兰斯·库利克直言,希望学习中国经验以推动本国进步。从脱贫攻坚到科技创新,从生态治理到数字转型,中国的发展逻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兼顾效率与公平。这种兼具本土特色与全球视野的现代化路径,正通过两会平台向世界传递——正如阿根廷学者卡拉·奥利瓦所言,“中国的新规划不仅关乎自身,更是全球经济复苏的蓝图”。

大道同行,命运与共的东方智慧

中国两会的全球热度,折射出各国对合作共赢的渴望。哥斯达黎加议员门多萨赞赏中国“以和平为基础的外交政策”,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惠及多国;土耳其企业代表期待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激活国际贸易。从应对气候变化到维护粮食安全,中国始终以行动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德国留学生“无名”用中医视角比喻:“春生万物,中国经济的新芽正为世界孕育希望”。

各国友人对两会的关注,既是对中国过去成就的“投票”,更是对未来合作的“邀约”。中国以两会为桥,向世界传递开放包容、务实担当的大国风范。当北京的声音与全球的期待共鸣,一个启示愈发清晰:发展的答案不止一种,但共赢的方向始终如一。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中国正以自身确定性为世界锚定信心,书写属于东方、惠及全球的崭新篇章。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郑华

编辑:欧阳雨桐

三审:廖英武

点击查看全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