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时代浪潮下,资兴经济开发区勇立潮头,以统筹“三个对接”为抓手,强化服务,积极搭建创新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吸引高端人才,全面助推企业提质增效,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
一、政企对接,构筑服务“连心桥”
园区出台了一系列服务政策,全覆盖选派“两员”,畅通政企沟通渠道。通过每月至少一次的实地走访,建立详实的科技创新台账,实施动态跟踪管理,进一步加强创新主体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指导企业争资立项。2024年,科技方面争资立项到位资金2911万元,另有441.73万元企业研发奖补资金。东江湖生态渔业获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实现我市省级及以上新型研发机构“破零”。高鑫材料获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耐普电源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资兴市钠电池研发中心揭牌成立。恒晟环保认定为省级专家工作站。耐普、伟丰、狗脑贡、恒晟等4家企业获评郴州市技术研发中心,东江鱼文化产业园获评郴州市科普基地。慧华电子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在园区的支持下,一家家企业向新而行。
二、校企对接,开启创新“动力源”
为推动“123”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资兴经开区积极牵线搭桥,全力促进校企合作。企业纷纷加大研发力度,建立起自己的研发团队,不断探索新的技术路径和商业模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在科技创新高校行活动中,11家企业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湘南学院等16所高校科研院所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涵盖了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生态渔业、环保科技等多个领域。耐普电源通过与华南师范大学实现校企优势资源对接互补,开展耐普电源绿色低成本钠离子电池研发中心建设,成为园区第一家生产钠锂电池产品的企业。慧华电子与中南大学的产学研合作,则通过生产流程智能化改造,不仅降低了38%的变压器用铜量,还使得利润率提升了18%,亩均产出得到显著提高,成功转型为消费电子变压器行业的领头羊。
三、银企对接,注入发展“金融活水”
资兴经开区在推动企业创新的同时,也关注着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引入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开展“园创工程”专项行动,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加大科技型企业及现代化产业建设金融保障服务,坚持每个季度开展形式多样的银企对接活动,建立了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从技术研发到市场推广的全方位支持。2024年以来,通过“潇湘财银贷”讨论会、银企对接会、招商引资重要客商座谈会等协调银企对接签约融资金额16.6亿元,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延续“助保贷”“信易贷”等配套金融政策,与郴州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合作,为我市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3亿元,切实解决现代产业企业融资抵押物不足难题。
截至目前园区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16个、专家工作站2个,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3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梁咏炜 陈洋
编辑:陈如婧
三审:廖英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