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市第一人民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专家到门口 服务暖人心
2025-07-26 09:53:49 资兴发布 浏览量:

市第一人民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专家到门口 服务暖人心

为让基层群众就近享受上级优质医疗服务,市第一人民医院积极探索医疗资源下沉新路径,将优质医疗资源精准输送至基层,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注入强劲动力。

7月24日一大早,州门司镇杨公塘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十分热闹,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义诊团队早早地来到这里,为当地村民进行免费体检服务。活动现场,村民们有序排队,医务人员认真地为村民抽血化验、测量血压并提供心电图和B超等常规检查,同时针对村民们提出的健康问题进行耐心解答。

由于村里的常住人口基本为留守老人,因路途遥远,老人们就医存在困难,为了帮助他们,市第一人民医院定期组织义诊团队下到村里,让他们在家门口能够享受到专家级的医疗服务。

“经常会上门为我们服务,像我是一个老高血压患者,都是他们一个季度会过来为我们量血压,一个季度会过来问我们的情况,他们对我们真的是很关心很爱护,现在也保证了每天会吃药,血压控制得也差不多了。”杨公塘村村民黄双双高兴地说道。

在义诊现场,市第一人民医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主任医师胡德柱的座位前排队的村民很多,作为我市心血管内科方面的专家,胡德柱自今年四月主动申请援助州门司镇中心卫生院以来,在州门司镇积累了不小的名气,前来问诊的村民络绎不绝,胡德柱都会耐心检查并给出建议。

在义诊结束后,胡德柱赶紧回到了州门司镇中心卫生院,前一天收治的住院病人还在等着他查房。在病房里,胡德柱询问了病人的情况,并根据病情变化更改了用药和用量,在开药的同时他还对卫生院的临床医生李雄万进行现场教学,将药量增减原因与病程关联做了细致讲解。

病人家属邝田钗告诉记者:“在新区照了片检查了下,那个医生说可以在这边住院,我说我是州门司的,他就说你在那里住院可以,他说我这边住院就方便一点,这里住院就家里的事做得到,到市区住院就要有个照顾的,家里的事要叫别人。”

州门司镇是我市东部乡镇,周边村民前往市区看病不仅路途遥远,还要担心家里的田地和家禽,导致许多村民小病拖成大病。胡德柱支援州门司镇中心卫生院以来,将许多病人就近收治,方便了群众的同时还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我到州门司卫生院坐诊以后,我就把这些病人能够在州门司卫生院解决的我就都让他们在这里住院,在这里住院治疗就给他们住个七天八天,把他们搞好,就尽量地不要往上面转,确实因为州门司条件限制,需要转上面医院的,我就跟病人和家属耐心的沟通,能够有条件的就尽量去上面治疗,否则的话又会因病返贫。”胡德柱说。

除了坐诊之外,胡德柱还对州门司镇中心卫生院医护进行培训,通过“师带徒”“案例研讨”等模式,为卫生院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同时借助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会诊、心电一张网等数字化平台,实现基层与县级诊疗同质化。

“我一般下午病人比较少的时候就利用这个时间,晚上包括对医生护士进行培训,包括急救意识急救技能的培训,常见的急危重症的培训,基本上每个月要组织一两次培训。”胡德柱说。

州门司镇中心卫生院临床医生李雄万感慨道:“以前我们很多都是没有规划性的诊查和诊断方案,他来了以后规范我们的行为思维,他给我们讲很多课,以前我们一个月就是七八个住院的,现在好多老百姓都是闻名而来,现在一般每个月都是二十多个住院的,都是找他诊断治疗,老百姓现在在我们医院就享受专家诊疗水平,诊断技术,他来了以后就减少了老百姓看病的成本,提高了我们的医疗水平。”

截至目前,市第一人民医院共下乡义诊16次,遍及北乡片、东乡片和库区的部分乡镇,惠及2800人。接下来,作为市内唯一的三级综合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持续聚焦人才与服务两大核心,通过靶向选派骨干医师进驻基层医院、实施精准帮扶,并采取师带徒、线上培训等多种方式大力培育基层卫生技术人才。同时,常态化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乡镇村组,开展义诊巡诊,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让医疗惠民政策落地见效。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欧 阳雨桐

一审:欧阳雨桐

二审:黄欣

三审:董建锋

点击查看全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