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只争朝夕|“心电一张网” 打通胸痛救治“第一公里”
2023-11-28 23:24:06 资兴发布 浏览量:

只争朝夕|“心电一张网” 打通胸痛救治“第一公里”

近年来,我市着力构建智能化、数据化和便捷化基层卫生网络系统,把推行“心电一张网”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建设,打通了胸痛救治“第一公里”和康复管理“最后一公里

10月18日,在回龙山瑶族瑶族乡卫生院,医师何梅芳接诊了一位突感心脏不适的患者李任雄。她立刻用微型心电图机为患者进行检查,再按照流程操作微型心电图机,通过手机专用软件,将检查结果上传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电诊断中心,后台24小时在线的专家10分钟内便做出了诊断,这是一名高危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时间就是生命,一场争分夺秒的抢救迅速展开。市医疗集团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周熹立即与患者李任雄取得联系,为他开辟“绿色通道”,送入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救治。

“我开始感觉到身体胸闷,就来回龙山瑶族乡卫生院来看一下,结果检查出心肌梗死,出现胸闷很严重很危险,然后周医生叫我去市里面住院,经过住院八天,现在我感觉到康复了,好多了,感觉这个平台给我了第二次生命。”回龙山瑶族乡患者李任雄由衷感慨到。

患者及时得到救治的背后,凝聚了市第一人民医院历经 5 年艰苦卓绝的努力。通过优势医疗资源的整合优化,建立了以众科室联动、多学科互补、跨地域协作、高科技赋能为主基调的覆盖资兴全城的胸痛专科联盟,为资兴百姓开辟了一条急性胸痛救治的绿色通道,现如今做心电图医疗诊断已经不用跑远,在当地的卫生院甚至村卫生室也能实现。

“‘心电一张网’对我们基层医生来说还是帮助很大的,极大程度地避免了漏诊、误诊,对当地老百姓也是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能够及时尽快地帮助他们及时就诊。”回龙山瑶族乡卫生院医师何梅芳表示。

今年 5月,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国家基层版胸痛中心认证以后,胸痛中心全域模式得以全面实施,资兴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部加入市心电诊断中心,建成了覆盖资兴全域的心电诊断网络,为推动全市胸痛专科联盟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实实在在地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致残率,跑一个多小时路程到市区医院做心电图已经成为过去。对于这一变化,市医疗集团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周熹便是见证者。

市医疗集团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周熹:“我们资兴在原有的6家较大医疗机构心电网络的基础上,于今年9 月把‘心电一张网全面铺开,到目前为止已投入了 60 台简易(微型)心电图机,后续还有 40 台等待投入,‘心电一张网铺开后早期发现了许多高危的心梗、心绞痛、心律失常的患者,通过积极与患者电话沟通,患者能够理解及时治疗的重要性,也通过及时的救治得到很大的获益,避免了一些心梗后猝死、心梗后心衰这样的严重威胁到群众生命安全的情况。”

自今年 9 月,我市启动心电一张网至今,共为偏远地区患者完成了近 600 例心电诊断,其中,预警心电图 64 例,危急心电图 22 例,救治了急性心梗患者 5 例,主动脉夹层 1例,高危心律失常 1例。医疗点的乡村医生也因为全市“心电一张网”APP(心电一张网微信群)的建立,与上级医院的医生加强了沟通联系,无论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快的回复和解答,使得行医也更加安全便捷。

市医疗集团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周熹说:“后期我们也打算继续加强‘心电一张网的培训,采取网络和实践结合的方式,让更多的乡村医生能熟练掌握做心电图的技术,识别基本的高危心电图,让高危胸痛病人及时被识别得到有效的治疗。”

以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为龙头,我市建起了覆盖全市13个乡镇(街道)卫生院,惠及全市人民的救治网络,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实现了诊断、处置、转运、沟通、介入五个提前,达到了提高高危胸痛患者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的目标,真正实现患者和医院的“双赢”。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如婧 李科

编辑:林依娜

二审:林依娜

三审:廖英武

点击查看全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