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为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与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展示资兴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成效,以及全市各族人民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的生动实践,市委统战部和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开设《石榴花开,籽籽同心》专栏,今天播出第一期《八面山瑶族乡:画出民族团结最大“同心圆”》。
近年来,八面山瑶族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有形有感有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着力打造“有乡愁、有发展、有颜值”的民族乡镇,全力画出民族团结最大“同心圆”,今年9月荣获“湖南省第三批省级民族乡村振兴试点单位”。
今年以来,在元宵佳节、“三八”国际妇女节、“起春节”“村BA”等重大节假日中,八面山瑶族乡的各族群众都会欢聚在青市老街、红色文化广场或青腰村篮球场上,一同欢跳竹竿舞和长鼓舞,齐唱瑶歌等,现场气氛,比往年还要浓郁热烈。八面山瑶族乡即将迎来30周年乡庆,30年来瑶乡人民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变,如今的瑶乡经济繁荣昌盛、社会和谐稳定、人们安居乐业,幸福美满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八面山瑶族乡连坪村村民何健英说:“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唱山歌、跳竹竿舞、打长鼓,过了一个不一样的中秋节,感觉瑶乡同胞的感情越来越深厚,越来越亲近。”
红色文化广场是当地各族群众举办活动和日常休闲的地方,每逢重大节假日,大家都会到这里载歌载舞。周边的建筑墙面、窗框等,无不呈现出民族文化交融的气息。新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馆,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民族文化展览、八面山瑶族乡三十年变化展三部分,更是将各族群众思想融通、文化融汇、组织融入、感情融洽、发展融合,展现得淋漓尽致。
八面山瑶族乡连坪村村民何健英说:“通过近几年来的发展,基础设施得到完善,道路越来越宽,村庄越来越美,民族团结氛围越来越浓厚,我们住在这里幸福感满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八面山瑶族乡学校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民族团结元素融汇到思政教育、主题活动中,校园内的黑板报、墙绘里,随处可见民族团结的显目标语,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常学跳瑶族长鼓舞。
八面山瑶族乡学校副校长金朝嫩说:“学校结合‘双减政策’,在课后服务中开展学习竹竿舞、长鼓舞、瑶歌等传统文化兴趣课程,将民族团结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扎根在孩子们的心田。”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该乡进一步做优南竹产业、做细特色产业、做实文旅产业,以“一主一特一游”的发展思路,科学构建了“一村一基地、村村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还大力发展木通果、湘莲、蔬菜、生姜、冷水鱼等特色种养殖产业。八月瓜产业致富带头人李志华在自己先富起来后,还带动了当地村民一同致富。
八面山瑶族乡团桥村村民李志华说:“我的产业包括八月瓜种植、林场、竹炭厂等等,工厂每年可吸纳上百名村民就业,同时还带动了一部分村民发展种植业。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的产业越做越好、越做越大,今后,我将凭借自己的力量带动更多的村民共同富起来,一起过上更好的生活。”
八面山瑶族乡连坪村党总支书记胡言平说:“我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从我1994年开始在村上任职到现在,这个二三十年变化是很大的,特别是产业发展,老百姓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也能自己去争取项目,相信民族政策会越来越好。”
如今的八面山瑶族乡,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双融合”“双促进”的发展之路,民族团结的“同心圆”越画越大。
八面山瑶族乡党委书记袁鑫说:“建设好南竹产业、农业特色产业、八面山旅游公路和资兴江乡村振兴示范带,一定能把八面山瑶族乡建设为湖南省的乡村振兴示范乡镇。”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瑞琴 黄磊 王杰勇
编辑:黄丽娅
二审:林依娜
三审:廖英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