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不仅推动了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促进了红色教育功能发挥,不少市民群众和返乡游子更是将丰富的红色资源变为红色文化洗礼、坚守红色信仰、传承红色精神的生动课堂和重要阵地,红色旅游成为了“香饽饽”。《新春走基层》今天刊发第三期《家乡家“香”:红色旅游“香”》。
资兴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是一片充满红色印记的土地,处处透露着红色的气息。在州门司镇春牛村曾中生、曾希圣的故居,不少游客带着自己的孩子来接受红色教育,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曾中生、曾希圣故居是2006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内陈列了对曾中生、曾希圣的评价,曾中生革命的一生和“改革先驱”曾希圣三大内容,全方位地介绍了曾中生、曾希圣革命的、战斗的一生和为新中国建立、建设所作出的丰功伟绩。连日来,讲解员陈其辉每天都来这里为大家讲解曾中生、曾希圣的故事。
曾中生曾希圣故居讲解员陈其辉说:“我们村每到过年,返乡人员都很多,他们都会带孩子们来这里参观,我都会给她们讲解两曾红色故事,让这种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我市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有7个,其中国保单位1个,省保单位3个,郴州市级文物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湘南起义旧址群彭公庙联席会议旧址,经过修缮后成为了我市红色旅游版图的重要部分,这也让当地村民引以为豪。
州门司镇塘家湾村村民胡明庆说:“我们作为一名在外务工人员,每次回到家乡,感觉家乡的变化是越来越大,变得更美好了,也变得更漂亮了。”
州门司镇塘家湾村村民胡中勇说:“我在广东打工十多年了,我现在介绍广东朋友来这里参观这个红色旅游景点,现在广东朋友也介绍他们的朋友来参观这个红色旅游景点,现在越来越有名气了。”
近年来,我市以培育新业态为推手,不断突破传统观光旅游形态,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先后布展的彭公庙联席会议旧址、曹里怀故居、流华湾苏维埃政府旧址等一批红色场馆,为党建活动和研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场所。同时将红色旅游与研学旅游相结合,在五岭农耕文明博物馆、流华湾景区开展传统文化研学、红色教育研学,这些地方也成为了广大游客接受红色文化洗礼、坚守红色信仰、传承红色精神的生动课堂和重要阵地,增强了红色旅游景区的吸引力。
截至目前,我市共开展研学活动累计达15场,接待研学学生达4000余人。流华湾写生创作基地(研学旅游)已经与省内外6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基地接待已预订到2024年6月1日,接待和预订的将达到20万人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观。
红色旅游通过红色文化赋能推动文旅融合转型升级,正逐渐成为文旅经济的热点。我市的红色资源已成为一个个寓教于游的红色景区景点,伟大的革命精神也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越来越多游客纷至沓来,红色旅游也越来越香。
市民刘先生说:“像我们去过的流华湾、还有两曾故居,还有彭公庙旧址,这些都是游客比较喜欢去的地方,这么多的游客去对我们资兴的经济、旅游、餐饮,还有相关的产业都带动的比较好。”
市民黄先生说:“老一辈革命家他们有很多思想值得我们年轻一代学习,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袁冰 何玉彬 曹精元
编辑:欧文君
三审:廖英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