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个人防疫科普知识系列(七)
2022-12-10 11:42:30 资兴发布 浏览量:

个人防疫科普知识系列(七)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为不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心态健康,资兴市卫生健康局、资兴市健康教育所整理编辑系列个人防疫科普知识。

1.老年人“六种接种组合”有差异吗?

答:六种组合都安全有效,只要接种加强针,对重症、死亡的保护效果都非常显著,预期对感染也有一定保护效果。

(关于六种组合,请参考《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 )

2.“六种接种组合”有优先推荐吗?

答:这六种组合都可以推荐。只要在这六种组合当中选择任一组合进行接种,老人都能得到非常好的保护。

3.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能否接种?

答:这些慢性病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只要这些慢性病控制得好,处于稳定期,都可以接种。

4.哪些老年人不能或需要暂缓接种疫苗?

答:(1)在既往接种疫苗有过严重的过敏反应。(2)因感染性疾病处于急性发热期。(3)在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4)处于生命的终末期。

5.长期居家的老年人也需要打疫苗吗?

答:需要。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强,即使亲人是无症状感染者,一旦回到家里探望老人,也很可能会把病毒传染给老人。

6.80岁以上老人打疫苗管用吗?

答:有用。80岁以上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如果不打疫苗,死亡风险大概是14.7%,接种一剂疫苗,死亡风险降到7.16%,如果接种三剂疫苗,死亡风险就降到了1.5%。

7.老年人加强免疫疫苗时间间隔多久?

答:第一剂次加强免疫与全程接种时间间隔为3个月以上。

编辑整理:资兴市健康教育所

重点人群篇

1.心血管病患者阳性后,有重症风险吗?

答:临床发现,心血管病患者如果能将基础疾病控制好,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后,重症风险度并没有增加。

2.疫情期间,心血管病突然发作咋办?

答:如果劳累、激动、饱餐,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病发病率会增加,甚至加重病情。发生后不要害怕、焦虑,一定要及时服药。若无缓解或出现心肌梗塞,要及时到医院。

3.糖尿病患者如何抵御新冠病毒?

答:(1)控制好血糖水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血糖、血脂、血压以及其他代谢异常情况。(2)坚持用药。不能随意停药,防止出现血糖波动,增加感染风险。(3)避免焦虑。长期焦虑容易加剧血糖异常,导致失眠和睡眠结构紊乱。

4.感染新冠病毒是否影响降压药效果?

答:目前没有发现新冠病毒会对降压药效果产生影响。

5.儿童出现发烧咳嗽,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答:(1)3月龄儿童出现发烧症状;(2)儿童连续发烧超过3天,或发热时精神特别差;(3)儿童出现持续高烧、频繁咳嗽,或频繁呕吐、食欲下降,小婴儿出现拒吃奶情况;(4)儿童某个部位出现持续疼痛和腹部包块,出现频繁腹泻、脓血便、尿量减少,呼吸加快甚至呼吸困难,出现呻吟、烦躁,家长不易安抚,或出现意识障碍等情况。

6.孕产妇阳性后对胎儿或新生儿有影响吗?

答:孕妇无论是转阴还是继续阳性,不会直接导致流产;病毒通过母体传播可能性不大,不用担心;病毒不会通过母乳实现传播,产妇可以哺乳;如果产妇出现发烧等症状时,建议暂停哺乳,可以将母乳吸出,用奶瓶喂养。产妇戴好口罩后可以与新生儿在一起。

7.孕产妇核酸阳性后怎么办?

答:感染后不要心慌,第一时间与助产机构联系。如需急诊,及时与社区沟通,通过特殊通道就诊。目前,各省(区、市)都安排了孕产妇感染者就诊的医院。

8.孕产妇更易感染新冠病毒吗?

答:孕产妇的感染率和症状与普通人群接近,有症状者大约占10%,症状有咽喉干、咳嗽、流鼻涕、浑身酸痛、低烧等,一般三四天就有好转,七天左右就能康复。患有基础病和慢性病的孕产妇,感染后症状可能会加重,要格外做好防护。

9.婴幼儿“阳”了怎么办?

答:1岁以内婴儿气道较短,上呼吸道感染后很容易侵袭到下呼吸道,容易发热和喘憋,家长要注意孩子有没有呼吸困难的表现。如果发热3天仍没有频率降低、热度降低的趋势,务必前往医院就诊。同时要警惕孩子惊厥。在治疗上只需注意对症下药:前三天降温,后期目标排痰。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痊愈后1-2周,要谨防二次打击。

就医篇

1.患者发热,到发热门诊后怎么办?

答:医生要询问一些病史,特别是症状、病程,同时开展血常规、病原学检测等医学检查,由此判断是新冠病毒的感染者还是其他疾病。期间,患者要规范戴好口罩,避免与他人聚集接触,减少交叉感染。

2.没做核酸但有紧急医疗需求的患者,如何保障?

答:对于没有核酸结果的急诊患者,医院将在急诊区域设立相对独立的缓冲区域,急危重症患者直接进入缓冲区域进行紧急救治,医院同时完善抗原或核酸检测。另外,急诊室、手术室、血液透析区域、病房病区都将设立缓冲区域,一旦发现有患者有基础性疾病,同时检测阳性,将在缓冲区域内进行救治。

3.进入医院必须提供核酸阴性证明吗?

答:医疗机构内就诊人群复杂、人流量大、空间密闭。因此,进入医疗机构就诊时需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但医疗机构不得以没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推诿、拒诊急危重症患者。

4.网上问诊有哪些渠道?

答:通过“互联网+医疗”的方式,可以减少聚集,全国各地不少公立医院开通线上问诊通道,可通过登陆医院官方线上问诊平台实现就诊。

其他篇

1.日常如何正确洗手?(附图表)

答:在餐前便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接触公用物品或污染物品后,以及触摸眼口鼻部位前,应进行洗手或手消毒处理。一般可采用简易洗手法,即用流动水冲洗10秒,也可采取七步洗手法。

image009.jpg

2.外出回家随身衣物要如何处理?

答:回家皆应立即换拖鞋、脱外套,没有直接接触过感染者,无需格外消毒。外出随身携带的包与物品,例如手机、钥匙等,可喷洒75%的消毒酒精或用酒精棉片,确保表面没有病毒残留。

3.同时戴多个口罩能增加防护效果吗?

答:多个口罩同时佩戴并不能有效增加防护效果,反而增加呼吸阻力,并可能破坏口罩的密合性。

4.如何正确保存口罩?(附图表)

image011.jpg

来源:资兴市卫生健康局、资兴市健康教育所

作者:资兴市卫生健康局、资兴市健康教育所

编辑:何城基

三审:廖英武

点击查看全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