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巧霞,女,1982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资兴市皮肤病防治所医生。自3月份,资兴市启动开展大规模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以来,原先城区3家固定新冠疫苗接种点已不能满足群众的接种需求,资兴市第一时间拟成立新冠疫苗接种流动队,段巧霞同志自告奋勇报名参加。3月份开始,新冠疫苗接种机动队开始了与时间和疫情的赛跑,为资兴市全面推进并完成疫苗接种阶段性工作,为建立全民免疫屏障而勇挑重担。
一、听从指挥有担当,抗击疫情勇“逆行”。
3月28日新冠疫苗接种队正式组建,二机动队由2名卫计局副局长带队,段巧霞同志担任联络员,还有30名队员组成。在大家的努力下,机动队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她作为联络员每次都要提前做好预测、防范、部署,负责接种点的任务承接、人员对接和调度、提前查看场地、场地布置、物资筹备、流程优化等大大小小事务,协调和处置接种现场出现的各种突击情况。
她就是机动队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谁喊随到,从不懈怠。根据接种工作安排,首先得和对方联络员联系好各项接种事宜,提前看好场地,定好路线流程,布置好接种现场。第二天一般6-7点钟,甚至更早到疾控准备疫苗和冰排,几十斤的冷链箱每天搬运至少4趟,准备好疫苗,补充当日接种所需物质。队员陆续到位后出发到现场,即刻开始工作,协调各个岗位的物质和人员,反复叮嘱工作流程不放松,做好个人防护和疫情防护。有时候接种单位人员不够,还得充当保安维持秩序。
她要熟练掌握新冠疫苗接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不管是现场还是电话,每天要回答几十甚至上百个咨询者的关于高血压、糖尿病,胃病,感冒、怀孕、备孕等可不可以打疫苗,什么时候可以打,哪里可以打等各种问题。在6月底是全市疫苗接种攻坚阶段,每天开夜场到21点,每天发送短信通知群众前来接种,她把个人联系电话对外公布,每天要接上百个咨询电话,回答各种问题,每次都要耐心解答,耐心劝导群众前来接种。
碰到队员有休假的,她要临时替补到其他岗位,登记组,接种组,信息录入组,留观组都要参与。超高强度的工作,队员们每天口干舌燥,因机动队没有经费,她自费购买些薄荷糖和牛奶糖或者饼干给队员们润喉和充饥。
二、恪尽职守勤履职,坚守岗位舍小家为大家。
由于接种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她常常一忙就到深夜。忙碌的背影,穿梭在人群中,随时准备和搬运疫苗接种所需的各种物质,大到电脑和打印机,小到一根针,一支棉签,事无巨细。每日接种工作完成后,马上清理现场的遗留的生活垃圾和医废垃圾,收拾好剩余物质和疫苗,医疗废物还要及时登记,封存,并转运到市皮肤病医院医疗废物暂存间。与接种单位联系好车辆后,护送各位队员回家后,还得到疾控中心把疫苗和冰排放冷库里面存放好,然后上报一天的接种数据,有时候因为一个数据可能要核对几个小时,晚上十一二点回家是常态。两个女儿也想她回家陪伴,每天打电话催她回家,可是她都在工作,根本抽不开身。等她回到家,女儿早已睡下了。第二天很早就出去了,走的时候她们还没醒,接种疫苗这段时间都没时间和精力和她们说话,更别说带她们出去玩了。一般回到家累得倒头就睡,随时还要被电话惊醒。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交给了家里的老人和爱人,有时候看到他们疲惫的眼神,她心里也很过意不去,可是为了这份有着特殊意义的工作,她没有退缩,没有后悔,毅然决然地坚持到最后。
三、贴心服务有大爱,抗击疫情有情怀。
不管有多累,看到接种群众露出的笑脸,感激的眼神,热情的称赞,她辛苦和劳累都一扫而光。兴宁镇有位老人,儿子在外地打工,他的外籍儿媳是柬埔寨的,因为想回娘家,着急打疫苗,打听到我们在凤凰路社区接种,专门从兴宁赶到凤凰路社区接种,因为语言沟通障碍,她全程为老人和他儿媳服务,询问身体情况,告知接种禁忌和注意事项,帮助填写接种同意书,并教他们怎么在居民健康码上查看接种凭证。还主动留下老人电话,老人非常感激,逢人就夸她是好人。二剂接种时间到了后,即刻打电话联系老人让他们来机动队接种,让他们第一时间完成了免疫程序。老人临走时还反复向她道谢。
8月16日是目前机动队接种任务的最后一天,在鲤鱼江中学为中小学生接种完后,机动队的接种任务暂时告一段落了。截止8月16日,二机动队累计接种新冠疫苗4.3万余剂次,足迹遍布资兴20多个偏远乡镇和库区,厂矿和企业,还有学校等多个接种点,满足了群众接种需求,打通疫苗接种服务“最后一公里”,为构建全民免疫屏障贡献微薄力量,有力的缓解了全市的接种压力。
待明日再有接种任务,她说还会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必胜,绝不辜负上级组织的期望。努力践行“用心坚守岗位,用心服务群众”的初心使命,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来源:资兴市文明办
作者:资兴市文明办
编辑:何城基
二审:李科
三审:廖英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