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流华湾村:从“羡慕人”到“人羡慕"
2019-09-18 17:29:54 资兴发布 浏览量:

      资兴新闻网讯(记者 龙孔熙)70年白驹过隙,70年沧海桑田。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资兴大地上的田野乡村,无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红莲清水相映趣,流华古村尽朝霞”是外界对流华湾村的描述。这里千亩荷花争奇斗艳,古色古香的民居让人流连忘返。而在上世纪80年代,这里村民大多还是靠煤矿收入为生,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流华湾以乡村旅游为突破点,不仅让自然古韵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更为村民带来了幸福惬意的好日子。

 

      “朱德和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2000余人进入湘南,打响了湘南起义的第一枪,资兴县率先响应,流华湾曾是湘南起义的一个起事点。”三都镇流华湾村妇女主任袁美香说。

 

      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流华湾的村干部们带头做起了义务讲解员,接地气的解说很受游客欢迎。流华湾村拥有近400间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湘南古民居,近代人才辈出,同时还是红色革命的摇篮,原资兴县苏维埃政府在这里成立,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几年前,由于人居环境差,产业匮乏,外迁居民很多。“当时住这个房子确实向往城里的生活,看他们城里住高楼大厦,不光是我向往,每个村民都很想住城区。”袁美香感叹道。

 

      随着东江湖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成功,流华湾作为我市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一环,开始结合自身优秀的资源禀赋,对整个村庄进行整体规划。一方面加强古民居和红色旧址的保护,一方面完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还引导村民种植了上千亩荷花,荷花和古村落底蕴的结合让这个古村落重新焕发生机,并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

 

      来自佛山的游客黎女士说:“现在交通也很发达,我们从佛山过来一个半小时,平时生活在城市,节奏比较紧张,那来到这边环境也挺好,空气好,这边风景也美,挺放松的,所以就想陪伴父母来走走看看。”  

 

      袁美香告诉记者,以前村民种的菜,采的莲子,都要上市区去卖,现在呢,很多还从市区采购,都不够卖的,村民的收入很明显的增加了。

 

      现在即使在工作日,来赏荷花,观古民居,感受红色文化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流华湾村每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村集体收入从空白突破到1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2万多元。

 

      村民曹寿全在2017年抓住家乡发展旅游的机遇,从城里搬回村里,开了农家乐,给他带来30多万元的年收入。曹寿全说:“主要是政策好,没有这么好的政策,没有市里着力打造我们流华湾,绝对没有今天我们村民过上这么好的日子,以前肯定羡慕城里人生活,但是现在我们这个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讲实话别人就羡慕我住在这里了。”

 

      发展旅游带来的绝不止是游客,还有关联产业的快速发展。莲虾种养基地、葡萄种植基地等大批农业公司相继落户流华湾村,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

 

      “我们结合古民居的保护,红色旅游的开发,结合乡村振兴,一二三产业融合,让村民从农业和全域旅游中得到收入,村集体经济得到更大发展。”三都镇流华湾村党总支书记唐庆说。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产业升级,流华湾村的风景变成“钱”景,副业变“富”业,逐步从一个古老的传统村落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旅游胜地。

来源:本网原创

作者:龙孔熙

编辑:龙志飞

点击查看全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