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退伍军人刘林江:退伍不褪色的村支书
2019-02-25 16:37:50 资兴发布 浏览量:

本网讯(通讯员 肖晨威)退伍军人刘林江现任兴宁镇杭溪村党支部书记,2001年他从部队退伍回乡后,就以服务群众、建设家乡为己任,带领群众致富,为村民修缮了基础设施,打通了一条条“幸福路”。

刘林江,1980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1999年,刚满19岁的刘林江响应国家号召,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2001年,脱下军装的刘林江退役回乡后,打过零工,从事过服务工作……

2003年,已经入选村干部资格的刘林江觉得自己各方面还有所欠缺,便放弃了当村干部的机会。“当时特别想争取这次难得的机会,可那时才23岁,论资历、阅历和才能还远不能胜任这个岗位,思考良久后还是决定放弃。”之后的刘林江便与朋友合伙开办了一家足浴店,为锻炼、提升自己,身为“老板”的他亲自参与经营和管理。

在外工作期间,刘林江一直挂念着生他养他的那个小山村。2011年,正巧赶上村委换届,巧的是刘林江又被村民选举为村主任。此时的刘林江放弃了安逸的生活,决心返乡、扎根基层。用他的话说就是“参与了几年的经营管理,也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在有信心也有能力胜任这个岗位。”

2012年,刘林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面对的是一个一穷二白的村集体。过去杭溪村基础条件差、土地瘠薄、水源条件极差,大部分村民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更谈不上幸福。刘林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面对这一困境,从部队出来的刘江林没有打"退堂鼓",他和支委一班人利用农闲时节走遍了本村的每一道山梁河谷,对全村农田水利建设进行了详细的测量规划,初步画出了治山改水的蓝图。在此基础上,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几年时间的改造,基本上改变了"地瘠薄、水难存、路不通"的状况。使全村生产生活条件、自然生态环境日臻完善、日趋完美。

退伍后的刘林江始终秉承着对人民群众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过去的杭溪村村民观念落后,在开展工作时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面对村民的不理解,刘林江会逐一到村民的家中去做工作,耐心与村民沟通交流,不遗余力的为村民们宣讲政策,积极解答村民们的疑虑。

刘林江从任党支部书记那天起,就把服务一方百姓做为一名退伍军人的奋斗目标。他以身作则,坚守农村基层岗位,带领支村两委干部促和谐、搞建设、争资金、要项目,完善了基础设施,极大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探索出了一条结合本村以农业生产、休闲旅游的长远发展之路。

    “在这个岗位一天,就要为群众服务一天,为群众办一件事实比什么都重要。”刘林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这7年时间,先后新建了全村的安全饮用水、硬化完成了9个村民小组通组公路、开发了杭溪生态峡谷乡村旅游……“我是人民子弟兵,也是农民的儿子,杭溪村生我养我十几年,为家乡做点贡献是应该的,看见村民们一天比一天过得幸福,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刘林江感叹道。

刘林江说,村官不算官,但责任重大,从部队到地方,变的是工作岗位,不能变的是他在部队磨练出来的热心为民、不畏艰难的品质。他坚信,在部队里,人民子弟兵是为人民服务,退伍后也依然要为人民服务。

来源:本网原创

作者:肖晨威

编辑:龙志飞

点击查看全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