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新春走基层:“蓼市瑞狮”闹新春盼传承
2019-02-15 10:42:53 资兴发布 浏览量:

蓼江镇秧田村上人组,村民在表演“蓼市瑞狮”

94岁的李胜江老人(左一)披挂上阵表演舞狮

94岁的李胜江老人(右一)手把手教村里的年轻人舞狮

资兴新闻网讯(朱孝荣 林敏捷)2月13日下午,蓼江镇秧田村上人组的祠堂里人声鼎沸,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观看村里的“蓼市瑞狮”表演。在阵阵锣鼓声中,只见瑞狮合着节拍,腾、扑、闪、挪,摇头摆尾,昂首翻滚,一招一式栩栩如生,精彩的表演赢得了一阵阵喝彩声。

当天是大年初九,是秧田村祭祖的日子。村里94岁的李胜江老人特意带着十多个徒弟来到祠堂,表演了一段“蓼市瑞狮”给大伙助兴。秧田村村民李胜江是当地有名的舞狮人,与“狮”共舞已经70多年。他虽然年过九旬,但每到春节依然坚持向大众表演传统的“蓼市瑞狮”,庆祝新年,传递美好祝愿。

举着狮头的李胜江现在依然能够踩着锣鼓的节奏,灵活地进行舞狮表演,矫健的身手、有力的步伐,让人一点都看不出来这是一个年近百岁的老人在表演。

“这一段叫做狮子偷青,它吃了菜后就睡倒,吃得肚子胀了还要把菜毁掉。菜根不能吃,就吐了出来。”李胜江刚表演的是他的拿手好戏《狮子偷青》,模仿狮子偷吃村民种的青菜。对于这段戏的动作,李胜江如数家珍。

“蓼市瑞狮”起源于清朝末期,已经有100多年历史。和常见的舞狮不同,“蓼市瑞狮”没有上桩、跳跃等高难度动作,而是讲究模仿狮子的一举一动,力求做到惟妙惟肖。

李胜江在2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跟随师父学习舞狮,是“蓼市瑞狮”的第二代传人。出师后,李胜江还在“狮子洗脸”“狮子睡觉”等老一辈传下的动作基础上,根据本地习俗自创了“狮子偷青”“狮子捞月”等动作。“以前娱乐活动少,村子前面的坪里人山人海,大家都来看我们耍狮子、打拳。”回想起过去的情景,村民李周南满脸的兴奋。

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人们娱乐方式的进一步丰富,加上村里的不少年轻人外出打工,舞狮开始变得无人问津,李胜江组织的舞狮队也解散了。尽管如此,李胜江却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舞狮这一行当。每年春节期间,他总会在村里义务进行表演。李胜江希望,这一技能不要被时间所遗忘,能一代代传承下去。

这几年,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舞狮这项传统娱乐活动又看到了新生的希望。2017年,“蓼市瑞狮”入选资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少返乡的年轻人,也开始向李胜江学习这一祖辈传承下来的文化活动。

“舞一下感觉又找回了童年的感觉,村子里面几代人聚到一起舞狮,很有意义,大家也非常开心。”今年30岁的村民李仁飞说。他是李胜江的徒孙,现在已经能够担任舞狮尾这一重要角色了。

“李胜江已经90多岁了,大徒弟70多岁,小徒弟也50多岁了,现在关键要靠年轻人来传承。”秧田村村委会主任段晓明说,村民们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从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让他们把“蓼市瑞狮”发扬光大。

来源:本网原创

编辑:龙志飞

点击查看全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