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水厂取水点上移工程是我市市民长期关注和呼吁的项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此项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该工程是省政府2014-2016“两供两治”建设考核项目,经过努力争取得到郴州支持,并纳入了“郴资桂城市供水一体化”民生项目工程。工程项目建设采取EPC模式,即勘察、设计、施工、采购、试运行总承包。项目于2017年2月13日公开招标,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和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建设,工期300天。郴州五岭建设工程监理公司担任监理。
项目远期规划规模20万吨/日、近期规划设计10万吨/日,一期建设5万吨/日。一期工程内容包括取水工程、净水工程和输水工程。取水工程包括取水泵房、取水管;取水泵房土建规模20吨,设备按10万吨/日配套;取水口设下距小东江电站大坝下游、文昌河入流口上游,距小东江电站大坝约100m。净水工程包括格栅井、加药间、絮泥沉淀池和清水池、V型滤池、送水泵房、污泥浓缩脱水车间、排水排泥池、综合楼;工程采用传统净水工艺。输水工程包括至木根桥水厂的原水输水管、至东环路的清水输水管、与郴州大东江引水工程清水输水管联接的管道,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郴资桂城市供水一体化”。
2017年5月23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经过建设者们紧张的施工,2018年6月29日,实现了检测、调试取水泵房设备,并将原水输送到木根桥水厂。预计8月上旬新水厂进入试运行阶段。据了解,同类项目工期进度一般需要一年半到二年的时间,而该项目工程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实现通水,主要是项目指挥、和施工人员万众一必,攻坚克难,破解了“五大难题”,赢得了工期。
一是破解了“止水难”问题。项目的取水口位于小东江电站口下游200米处的右岸,取消泵房是一个直径约22米的大园柱体,高约40米,分二层,其中水下有15米左右,施工比较困难,工程人员先是采取围挡施工,无法止住漏水,且采取了通过打桩用“高压旋喷”施工方法,水泥浆均被水流冲走,水泥无法结构,通过多方试验,最后采取“双叶注浆”法,止住了水,水泥桩得以结构,完成了水下基础工程。
二是破解了“开挖难”问题。项目共有清水管道3700米、原水管道3000米,线路长,且多数区域有民房、高压电塔等,特别是取水口的园柱形泵房,园柱体直径22米,民房和高压电塔留下的空间只有直径约25米距离。针对这一难题,施工人员巧妙采取“沉井式”开挖方法,边控边装支付边止水,从而保证了胴体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是破解了“泥石流”问题。项目从木根桥社区的龙头港组至原木根桥水厂设计了清水和原水双线管道,全长3700余米,其中的淤泥和泥石流地带长达300余米,为解决沿东江湾河道段淤泥和泥石流问题,在采取“沉井式”开挖的基础上,利用挡板和围堰等方法,控通一节及时安装一节、回填一节的方式,确保了施工进度。
四是破解了“过桥难”问题。项目施工管道要以过东江新大桥、吊桥和郴州东江湖引水工程大口径管道,给双管道铺设带来了诸多困难,为解决与桥梁、大口径管道交集施工难问题,项目指挥部与施工队连续8个月实行每周一调度,每周五总结,采取开设施工便道、就地焊接弯头转向、派人24小时值守等方法,解决了同施工、同过车、过人的难题。
五是破解了“作业难”问题。该项目引水口是距离水塔以上120米、文昌河入流口上游80米东江河中心,距离江东江电站出水口100米,河水湍急,水位深10米,必须进行水下管道铺设,通过“沉管法”铺设方法预埋了铸铁管道;2018年1月安装时,正是下大雪的时候,由于“沉管”安装时铸铁管仍然在水中受水流和浮力影响,管子放不到位,市自来水公司生技科长彭建国,不畏严寒,只身跳入水中,进行扶正,在他的带动和鼓舞下,施工人员以顽强毅力和攻坚克难的勇气破解了“作业难”问题。
来源:
作者:何旌国
编辑:龙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