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潮涌东江美城乡
2017-02-20 10:38:31 资兴发布 浏览量:

初春时节,走进资兴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只见高楼拔地而起、村庄洁净整齐,处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作为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市,资兴市围绕“强产业、统城乡、建小康”总思路,把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作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瓶颈的系统工程来抓,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不断升级的统筹城乡建设美丽乡村的实践之路,实现了城乡交融、产城融合。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2013年4月,时任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在资兴视察时指出“资兴要立足全省,在经济转型、城乡统筹、生态保护、小康建设上先行一步”,并在关于推进资兴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调研报告中作出重要批示“拟将资兴市作为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试点,赞成调研中的一个着眼点和三项改革”。

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与关怀下,资兴迎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4年初,资兴吹响了建设全域美丽乡村的集结号,决定用3年时间,围绕“一湖两线”(即东江湖、S322线和S903线)拟打造10个镇、100个村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点和示范带,进而带动全市其它各乡镇、村协调发展。

按照“因地制宜创特色”的原则,通过自主申报、公开竞选的方式,该市确定了统筹城乡发展“十镇百村”示范建设名单。被列入“十镇”范围的乡镇,结合自身优势,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镇区规划,挖掘各自地域、文化和民俗特色,凸显各自建筑景观风格,打造了“黄草潇湘风情水镇”、“三都工矿贸易小镇”、“兴宁时代符号小镇”、“汤溪温泉旅游小镇”、“州门司山珍交易平台小镇”、“湘天下蓼江小镇”、“白廊特色旅游小镇”等等一批特色城镇。

白廊镇还跻身“全国文明村镇”,兴宁镇跻身全国重点镇,黄草镇入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流华湾村等6个村被列为第四批中国传统古村落保护单位。    

美丽乡村,风景这边独好。三年来,该市财政投入5亿多元,还通过以奖代投方式,撬动民间资本30多亿元。260个行政村全面完成新农村村庄规划,完成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完成20户以上的集中建房点达72个,5600余户村民盖起了新房,新建农村群众文化广场109个,村里安装太阳能路灯4539盏,拆除农村危旧房17400间……农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6年,资兴市获评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市区,该市三都镇辰南村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兴宁镇被评为郴州市级美丽乡镇,黄鹤仙村、坦头村、高牌村评为郴州市级美丽乡村。

 

推动“三产”融合兴产业

风情小镇加上美丽乡村,资兴全域旅游项目如雨后春笋:东有“汤溪泡温泉”、“州门司赏梨花”、“八面山徒步行”,南有“黄草漂流”、 “龙溪红色游”、“白廊赏桃花”、“清江品柑橘”,北有“回龙山还盘王愿”、“蓼江踏青赏油菜花”、“程江丹霞地貌游”、“流华湾古民居赏荷花”,城区有“五岭农耕博物馆”、“寿佛寺”、“三湘四水东江湖文化旅游街”等等,吸引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在全域旅游红火的背景下,该市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旅结合,积极促进种植业、加工业、餐饮业等与休闲旅游互相渗透、互相提升,打造生态农业与休闲旅游发展新业态。

目前,“两片三线十庄园”已成为该市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全市已发展休闲农业255家,其中农家乐222家,休闲农业园6家,年接待游客达60多万人,实现了农家休闲与果菜采摘、垂钓、摄影、登山等系列产品协调发展。2016年,该市实现休闲农业产值2.2亿元,较上年增长超过30.2%以上。

如今,资兴已经形成了北部城郊乡镇发展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城市农业和生态农业,南部库区乡镇发展以东江果、东江鱼、农家休闲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东部山区乡镇发展粮油、果茶、南竹、东江梨等优势特色农业的农业产业格局。东江柑橘和东江鱼已成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坚持“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庄园式推进”的理念,使农村土地“转”了、农业产业“强”了、农民生活“富”了,资兴市走出了一条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为全域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2016年,资兴市完成农业总产值38.09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增加值19.86亿元,同比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53元,同比增长9.0%。

 

创新思路改革添活力

创新促改革,改革促发展,发展添活力。

资兴市把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推进全域城镇化的重要措施和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市镇两级不断加大投入,强力推动,科学实施,成效明显。

该市创新垃圾分类减量处理机制,创新公共区域保洁模式和垃圾转运、处理模式,北部乡镇和交通便利的中心镇、村基本形成了“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处理”的处理方式,东部偏远乡镇和东江库区乡镇基本做到了“农户分类、就地处理”以无害化垃圾焚烧或其他无害化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三无管理小区则以街道为主体,由社区或管理责任单位落实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工作。做到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长效机制逐渐形成。

推行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该市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国家综合试点改革工作。该市选择唐洞街道茶坪新村为生态移民示范区,兴宁镇、州门司镇、蓼江镇、清江镇四个中心镇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试点示范带,通过“一区四点”异地搬迁工程,让移民群众与其它市民一样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和享受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改市已新增农业转移人口1.23万人。新增办理居住证人员5686人,全市总共办理居住证人员达40304人。

与此同时,国家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工作也全面推进。目前已完成行政村的清产核资、成员界定工作,各村成立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让“农民变股民、资产变股权、农民得实惠”。

资兴市还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群众,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5%、11%。2015年,全面小康总实现程度达93.2%,被评为湖南省全面小康达标县。2016年,资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预计达到94.6%。 

来源:

作者:朱孝荣 朱艳

编辑:龙志飞

点击查看全文

回顶部